标准化的内涵 二维码
一、标准的内涵 (一)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是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定义中的“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结构组成和运行程序确定、科学、合理,“最佳共同效益”是指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的合理分配,这是作为“公共资源”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必须做到的。 (二)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虽然制定标准的对象早已从生产、技术领域延伸到经济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但并不是所有事物或概念都可制定标准,而是比较稳定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按照标准化的实际应用来讲,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很少存在不能制定标准的对象,但如果这一对象不具有重复性或稳定性,那么即使制定了标准也毫无意义。 (三)标准产生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这就是说标准一方面是科学技术成果,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且这些成果与经验都要经过分析、比较、选择和综合,能够反映其客观规律性。 (四)标准在产生过程中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就是说,标准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意志,而应该发扬民主、与各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如产品标准不能仅由生产部门来决定,应该让科研、质检、计量、情报、用户等各有关方面共同讨论研究、“协商一致”,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能考虑到各方面,尤其是使用方的利益,才更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实施起来也较容易。 (五)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以及各国的国家标准,是社会生活和经济技术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人民群众、广大消费者以及标准各相关方的利益体现,并且是一种公共资源,它必须由能够代表各方面利益并为社会所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方能为各方所接受。 (六)标准的属性。ISO/IEC 将标准定义为“规范性文件”,WTO 将其定义为“非强制性的……提供规则、指南和特性的文件”,这两者虽有细小的差别,但本质上标准是为公众提供一种可共同使用和反复使用的最佳选择,或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规定特性的文件,即公共物品。而企业标准则不同,它不仅是企业的私有资源,而且在企业内部是具有强制力的,因此这个定义对企业标准不能完全适用。 二、标准化的内涵 (七)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过程。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再实施标准。反复循环,螺旋式上升,每完成一次循环,标准化对象就发展、完善一次,标准化水平也就提高一步。我们可以绘制标准化的活动螺旋曲线:只要标准化对象存在,标准化活动就不会终止,它会通过修订标准、实施标准不断提高标准水平,持续改进,以适应和促进标准化主体的发展。 (八)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标准化的效能和目的都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来体现。因此,制定各类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或检查构成了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活动内容。因此,把高质量活动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编制为标准,可使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获得阶梯式的发展。 (九)标准化的效果通过标准实施来体现。只制定而不实施标准或者标准实施过程不增值,都不能取得标准化效益。标准化活动中的“化”,即实施标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旦这一环节中断,标准化的循环发展过程也就终止。 (十)标准化的对象和领域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地完善和扩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化的对象不再只限于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还扩展到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标准化的领域也是不再局限于工农业生产领域,还扩展到安全生、环境保护及行政管理领域;过去只对实际问题进行标准化,现在还要对潜在的问题实行标准化。即使是同一项标准,随着标准化对象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化,其标准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这充分说明标准化将随着社会客观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并且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互相转化,非标准事物中包含有标准化的因素,标准的事物中也允许有非标准的事物,以便于其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
文章分类:
学习交流
|